卜名居>康熙字典>蕴字的含义

蕴字的读音为yùn 用于起名: 适用

五行:  偏旁: 繁体: 常用性别:

结构:上下结构 康熙笔画:22 音调:4

蕴字含义:【蕴】指积聚,蓄藏,也指包藏,包含。用作女性名中有文艺、聪明之意。

取名寓意:【蕴】蕴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字,代表着藏匿、积累、丰富的内在素养、精神层面的深刻思想,以及代表着优异的天赋。取名蕴,能为孩子带来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成功的加持。

康熙字典

带蕴字诗句

【蕴】来自唐诗:李世民所著《咏司马彪续汉志》文囿雕奇彩,艺门蕴深致。
来自宋词:秦观所著《兰陵王》谁念温柔蕴结。

蕴字的基本解释

【蕴】☆蕴 <动>
☆(形声。从艸,蕴声。本义:积聚,蓄藏)
☆包藏;包含
☆蕴 <名>
☆乱麻
☆佛教语意为荫覆。也译作“阴”,如佛经以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藏为五阴,也作五蕴
☆蕴 <形>
☆闷热。如:蕴隆(热气很盛);蕴暑(酷热)
☆深奥。如:蕴藉(隽永);蕴奥(精深的含义);蕴蕴(深厚的样子)

蕴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【蕴】【唐韻】於粉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委粉切,?音縕。【玉篇】積也,聚也,蓄也。【詩·大雅】蘊隆蟲蟲。又【檜風】我心蘊結。又【左傳·隱三年】蘋蘩、薀藻之菜。【韻會】云:應作蘊。【註】蘊藻,聚藻,此草好聚生也。 又聚草以?火曰蘊。【韓詩外傳】里母朿蘊,請火于去婦之家。【前漢·召信臣傳】?蘊火。 又【類篇】於問切,音慍。義同。 又【韻會】與怨通。【荀子·富國篇】富有天下而無怨財。【註】怨同蘊。 又與宛通。【荀子·富國篇】使民夏不宛暍。【註】宛讀爲蘊。 又與縕通。【易·繫辭】乾坤其易之縕耶。又【羣經音辨】紆云切,音氳。蘊淪,波也。【爾雅·釋水】小波爲淪。【註】言蘊淪。 又讀入聲。【莊子·齊物論】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。【註】於積反。 又【集韻】烏昆切,音溫。【揚子·方言】饒也。

关于本站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 | 免责声明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18 - 2025 www.bumingju.com 卜名居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42237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