卜名居>康熙字典>聋字的含义

聋字的读音为lóng 用于起名: 不适用

五行:  偏旁: 繁体: 常用性别: 男女可用

结构:上下结构 康熙笔画:22 音调:2

聋字含义:【聋】耳听不见声音。

取名寓意:【聋】聋字寓意着顽强不屈,专注内心,突破极限,感知细节,独立自主和包容与理解等美好品质,是一个富有内涵的字,常用于给宝宝起名。

康熙字典

带聋字诗句

【聋】来自唐诗:柳宗元所著《乐府杂曲。鼓吹铙歌。河右平》上聋下聪,骜不可回。
来自宋词:贺铸所著《爱孤云》矫聋丞。

聋字的基本解释

【聋】☆聋 <动>
☆(形声。从耳,龙声。本义:丧失听觉能力)
☆聋,无闻也。--《说文》
☆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。--《庄子·逍遥游》
☆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,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☆又如:聋聩(耳聋或天生的聋子。比喻愚昧无知,不明事理);聋昧(耳聋目盲);聋瞢(聋盲)。又指聋子
☆发瞽披聋。--枚乘《七发》
☆愚昧;不明事理
☆郑昭,宋聋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
☆又如:聋言(比喻遮蔽,欺骗);聋俗(比喻愚昧无知的流俗,就如有耳而无闻);聋昧(比喻迟钝、愚昧无知)。又指不明事理的人
☆一兴异论,群聋和之。--王安石《答曾公立书》

聋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【聋】【唐韻】盧紅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盧東切,?音籠。【說文】無聞也。【釋名】籠也。如在蒙籠之內,不可察也。【左傳·僖二十六年】耳不聽五聲之和爲聾。又【宣十四年】鄭昭宋聾。【註】聾,闇也。【禮·王制】瘖聾跛躃斷者。【疏】聾謂耳不聞聲。 又葱聾,獸名。【山海經】符禺之山,其獸多蔥聾,其狀如羊而赤鬛。【註】葱聾,如羊,黑首赤鬛。 又【韻補】叶盧黃切,音郞。【易林】遠視無光,不知靑黃。黈纊塞耳,使君闇聾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僖二十六年】耳不聽五聲之和曰聾。〕 謹照原文曰聾改爲聾。

关于本站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 | 免责声明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18 - 2025 www.bumingju.com 卜名居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42237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