卜名居>康熙字典>鞭字的含义

鞭字的读音为biān 用于起名: 不适用

五行:  偏旁: 繁体: 常用性别: 男女可用

结构:左右结构 康熙笔画:18 音调:1

鞭字含义:【鞭】鞭子:古代兵器,用铁做成,有节,没有锋刃: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:鞭打:

取名寓意:【鞭】鞭这个字寓意着力量、纪律、追求、悔改、祭祀和奋斗,代表着自信、果敢和决断力,对于起名有着美好的寓意。

康熙字典

带鞭字诗句

【鞭】出自唐代杜甫的《哀王孙》:金鞭断折九马死,骨肉不得同驰驱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紫骝马》:挥鞭万里去,安得念春闺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长歌行》:大力运天地,羲和无停鞭
出自清代龚自珍的《己亥杂诗·其五》:浩荡离愁白日斜,吟鞭东指即天涯

鞭字的基本解释

【鞭】☆鞭 <名>
☆(形声。从革,便声。本义:皮制的马鞭)
☆泛指鞭子。又如:鞭影(马鞭的影子。后以比喻警戒策勉);鞭镫(马鞭与马镫);鞭弭(马鞭和弓)
☆竹根。又如:鞭笋(植物名。指竹子的根茎生长于地下);鞭茁(初生的鞭笋)
☆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。如:教鞭
☆古代一种兵器。如:三棱鞭;钢鞭;九节鞭
☆鞭 <动>
☆打马。泛指鞭打
☆又如:鞭牛(鞭打春牛以示迎春);鞭石(用鞭击石);鞭草(以鞭击草);鞭楚(用黄荆木条鞭打人)
☆古刑名。鞭笞罪人的刑罚。又如:鞭尸(以鞭抽打尸体。指严厉责罚已死的罪人);鞭墓(即鞭尸);鞭刑(古时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法)
☆鞭策

鞭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【鞭】〔古文〕?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連切,音編。【說文】本作?。驅也。【玉篇】笞也。馬箠也。【書·舜典】鞭作官?。【傳】以鞭爲治官之?。【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】左執鞭弭,右屬櫜鞬。【禮·曲禮】乗路馬,必朝服載鞭策,不敢授綏。【周禮·地官·司市】凡市入,則胥執鞭度守門。【史記·三皇紀】以赤鞭鞭草木。
考證:〔【周禮·地官·司市】凡市入,則胥吏執鞭度守門。〕 謹照原文省吏字。

关于本站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 | 免责声明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18 - 2025 www.bumingju.com 卜名居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42237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