卜名居>康熙字典>警字的含义

警字的读音为jǐng 用于起名: 适用

五行:  偏旁: 常用性别:

结构:上下结构 康熙笔画:20 音调:3

警字含义:【警】1.戒备2.(感觉)敏锐3.使人注意(情况严重)4.危险紧急的情况或事情5.警察的简称6.姓。卜名居认为此字用于人名中有敏锐,敏感之意。

取名寓意:【警】警字用于起名时,寓意着警醒、安全、正义,具有警示作用和积极向上的意义。

康熙字典

带警字诗句

【警】出自唐代杜牧的《旅宿》:寒灯思旧事,断雁警愁眠
出自南北朝谢庄的《月赋》:朒脁警阙,朏魄示冲,顺辰通烛,从星泽风

警字的基本解释

【警】☆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,戒备,告诫:~卫。~世。~告。~戒。~备。~惕。~省(xǐng)(警惕醒悟)。
☆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:~号。~报。~钟。
☆感觉敏锐,见解独到:~句。~觉(jué)。机~。
☆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:~察。~士。

警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【警】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居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影切,?音景。【說文】戒也。【玉篇】敕也。【左傳·宣十二年】且雖諸侯相見,軍衞不徹警也。【疏】戒之至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小宰】正歲則以灋警戒羣吏,令修宮中之職事。【註】勑戒之言。 又猶起也。【禮·文王世子】天子視學,大昕鼓徵,所以警衆也。【疏】警動衆人,令早起也。 又【廣韻】寤也。 又【廣雅】警警,不安也。 又曲名。【唐書·儀衞志】鼓吹九曲,三曰警鼓。 又通作儆。【古今注】警蹕,所以戒行徒也。【前漢·梁孝王傳】出稱警,入言䟆。【師古註】警者,戒肅也,䟆,止行人也。【周禮·夏官·鄭註】作儆蹕。 又州名。【唐書·地理志】警州,本定遠城。 亦通作驚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祝融驚而蹕御。【漢書】作警。 【說文】本作警。警字从攴作。

关于本站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 | 免责声明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18 - 2025 www.bumingju.com 卜名居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42237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