卜名居>康熙字典>处字的含义

处字的读音为chǔ 用于起名: 不适用

五行:  偏旁: 繁体: 常用性别: 男女可用

结构:半包围结构 康熙笔画:5 音调:2

处字含义:【处】跟别人一起生活;交往。

取名寓意:【处】处这个字寓意丰富,可以用于起名时表达善于处理事情、细心谨慎、有爱心等美好品质。

康熙字典

带处字诗句

【处】出自两汉扬雄的《酒箴》:处高临深,动而近危
出自两汉王粲的《登楼赋》:览斯宇之所处兮,实显敞而寡仇
出自宋代赵令畤的《蝶恋花·卷絮风头寒欲尽》:蝶去莺飞无处问
出自宋代林逋的《点绛唇·金谷年年》:金谷年年,乱生春色谁为主?余花落处,满地和烟雨

处字的基本解释

【处】☆ 处〈动〉
☆(会意。从口,从文,或从处,虍声。“处”即“處”的古字,于六书为会意。金文加声旁“虍”变成了形声字。本义:中止;停止)
☆居住;生活
☆居家不仕,隐居
☆惩罚
☆决断;定夺
☆臣主持;执掌
☆对待
☆相交,交往
☆处 〈形〉
☆定,常
☆处〈名〉
☆处所;地方。人或物所在的地方
☆部分;方面
☆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里的一级单位、一个部门。

处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【处】【唐韻】昌與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敞呂切,?音杵。【玉篇】居也。【詩·王風】莫或遑處。 又止也。【詩·召南】其後也處。 【廣韻】留也,息也,定也。 又居室也。【詩·大雅】于時處處。 又歸也。【左傳·襄四年】民有寢廟,獸有茂草,各有攸處。 又分別也。【晉書·杜預傳】處分旣定,乃啓請伐吳之期。 又制也。【晉書·食貨志】人閒巧僞滋多,雖處以嚴?,而不能禁也。 又姓。【前漢·藝文志】《處子》九篇。【師古註】《史記》云:趙有處子。【廣韻】《風俗通》云:漢有北海太守處興。 又州名。【一統志】晉屬永嘉郡,隋置處州。 又【廣韻】讀去聲,昌據切。所也。【詩·邶風】爰居爰處,爰喪其馬。【魯語】五?三次。【註】次,處也。三處,野、朝、市也。 又【集韻】居御切。通據。人名,齊有梁丘處。 又通杵。【公羊傳·僖十二年】?侯處臼卒。【註】《左傳》作杵臼。 【說文】作処。 【廣韻】俗作䖏。
考證:〔【詩·王風】其後也處。〕 謹照原書王風改召南。

关于本站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 | 免责声明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18 - 2025 www.bumingju.com 卜名居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42237号-3